作品赏析
中国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情感表达与品牌形象感知——基于在线点评的内容分析
(节选)
摘要
近年来,全球邮轮产业加快了由欧美市场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步伐。在国家“515”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双重推力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邮轮公司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新兴市场。培育邮轮文化、做大客源市场、增强邮轮产品认知度和邮轮品牌辨识度是当前中国邮轮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深刻理解本土游客对邮轮产品的感知情况至关重要。以国内最大的中文在线旅游平台—携程旅行网(www.ctrip.com)的游客点评数据为样本,以2016年在中国投放大型(7万吨级以上)豪华船舶的四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歌诗达邮轮、公主邮轮和天海邮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满意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游客的邮轮产品形象感知、情感表达、满意度评价以及在不同邮轮品牌上的差异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游客对邮轮产品的形象感知表现出“核心层-次核心层-过渡层-边缘层”的语义网络结构,其中核心层要素反映了与国际邮轮市场基本一致的邮轮产品形象。此外,游客对邮轮旅游总体表现出积极的情感色彩,对邮轮服务、邮轮住宿、邮轮餐饮、邮轮玩乐等属性的满意度较高,但对目的地岸上观光表达出较多负面情绪和较低的满意度。特别地,国内游客对邮轮品牌的形象感知辨识度缺失。在核心形象方面,不同邮轮品牌之间无显著差异。品牌特色主要体现在语义网络边缘层的长尾词汇上。最后,提出了提升国内邮轮产品认知度、满意度以及品牌形象辨识度的管理建议。
1 引言
现代邮轮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40余年的快速发展,邮轮产业已成为全球旅游与接待业中发展最迅猛、经济效益最显著的行业之一,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近年来,随着居民旅游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的转换以及国家“515”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邮轮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国际邮轮公司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新兴市场。目前,歌诗达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公主邮轮、地中海邮轮、丽星邮轮、诺唯真邮轮等国际邮轮公司均已在中国大陆开展了邮轮业务。从邮轮产业价值链来看,中国邮轮业已基本完成了以港口建设为特征的基础设施建造阶段,开始向以港口接待、票务代理和游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邮轮旅游阶段跨越,其中邮轮游客接待量不断增长,2016年超过200万人,已经占国际邮轮市场10%左右的市场份额。随着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邮轮旅游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业态。
从邮轮投放来看,2006年在中国运营的母港邮轮仅有歌诗达爱兰歌娜号(Costa Allegra)一艘。近年来,国际邮轮公司加快了在东北亚地区部署邮轮的步伐。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中国运营的母港邮轮就由2015年的12艘增长到2017年的22艘,增长率超过80%。在如此迅猛的运力增长下,培育邮轮文化、做大客源市场、增强邮轮产品认知度和邮轮品牌辨识度将是整个中国邮轮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对新兴邮轮市场来说,只有深刻理解本土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形象感知以及满意情况,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心里特征和购买行为,持续扩大国内邮轮旅游客源市场;而对邮轮公司来说,才能制定精确的品牌定位、产品配备和宣传推广策略,更好地吸引当地居民参与到邮轮旅游之中来,并有效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以及对邮轮产品的忠诚度和邮轮品牌的认同度。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后各大邮轮公司均试图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向游客提供别样的出游体验,但对于我国居民来说,邮轮旅游仍然是新鲜事物,产品认知度很低,游客对邮轮形象感知、满意程度、情感表达以及在不同邮轮品牌上是否存在差异则不得而知。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并无成果对中国本土游客的邮轮产品认知、形象感知、情感表达以及在不同邮轮品牌上的差异性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可能由于中国邮轮旅游业起步较晚,难以获得充足而有效的分析数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游客可以便捷地通过在线点评的方式对出游体验进行评价并与企业以及其他游客进行互动。由此产生的大量网络文本内容向实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样本、“置身事外”的数据收集渠道[7]。而基于在线点评数据的文本分析和情感分析可以有效捕捉游客的认知、感知、满意和情感信息。为此,本文以携程旅行网(www.ctrip.com)为数据获取平台,以2016年在中国大陆邮轮港口进行母港运营的大型(7万吨级以上)豪华邮轮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的1691条网络评论和对应的满意度评价为数据样本,通过文本分析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游客的邮轮产品形象感知、情感表达、满意度评价以及在四大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邮轮、歌诗达邮轮、公主邮轮和天海邮轮)上的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2 相关文献综述
从邮轮旅游研究文献看,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邮轮产业特征、邮轮旅游影响、邮轮港口评价、邮轮乘客心理与行为以及邮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其中在游客对邮轮产品认知、形象感知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不同邮轮品牌上的差异性研究更少。
孙晓东
孙晓东,男,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学与会展管理系教授,曾在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管理学院、美国雪城大学管理学院进行过访问学习与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与接待业管理、休闲与邮轮旅游。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邮轮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上海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邮轮专委会成员。曾出版学术专著《邮轮产业与邮轮经济》 (2014) 、《邮轮港口发展与航线布局一一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2019) ,参与撰写2014年-2018年和2020年《邮轮绿皮书: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在《Journal of Revenue and Pricing Management》《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TourismManagement》、《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系统工程与电子技《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术》《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程》《运筹与管理》、《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旅游科学》《旅游学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或录用论文多篇。
HOTEL THINK TANK
酒店智库
联系人:秘书处
版权所有:广西酒店管理学会、广西亚太酒店管理研究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6号 电话:0771-5503760/5503769 邮箱:362032276@qq.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