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中国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情感表达与品牌形象感知——基于在线点评的内容分析
(节选)
摘要
近年来,全球邮轮产业加快了由欧美市场向亚太地区转移的步伐。在国家“515”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双重推力下,中国已经成为了国际邮轮公司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新兴市场。培育邮轮文化、做大客源市场、增强邮轮产品认知度和邮轮品牌辨识度是当前中国邮轮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深刻理解本土游客对邮轮产品的感知情况至关重要。以国内最大的中文在线旅游平台—携程旅行网(www.ctrip.com)的游客点评数据为样本,以2016年在中国投放大型(7万吨级以上)豪华船舶的四大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邮轮、歌诗达邮轮、公主邮轮和天海邮轮)为研究对象,通过文本分析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满意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游客的邮轮产品形象感知、情感表达、满意度评价以及在不同邮轮品牌上的差异性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研究发现,中国游客对邮轮产品的形象感知表现出“核心层-次核心层-过渡层-边缘层”的语义网络结构,其中核心层要素反映了与国际邮轮市场基本一致的邮轮产品形象。此外,游客对邮轮旅游总体表现出积极的情感色彩,对邮轮服务、邮轮住宿、邮轮餐饮、邮轮玩乐等属性的满意度较高,但对目的地岸上观光表达出较多负面情绪和较低的满意度。特别地,国内游客对邮轮品牌的形象感知辨识度缺失。在核心形象方面,不同邮轮品牌之间无显著差异。品牌特色主要体现在语义网络边缘层的长尾词汇上。最后,提出了提升国内邮轮产品认知度、满意度以及品牌形象辨识度的管理建议。
1 引言
现代邮轮业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40余年的快速发展,邮轮产业已成为全球旅游与接待业中发展最迅猛、经济效益最显著的行业之一,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近年来,随着居民旅游从观光游览向休闲度假的转换以及国家“515”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邮轮旅游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已经成为国际邮轮公司竞相争夺的战略性新兴市场。目前,歌诗达邮轮、皇家加勒比邮轮、公主邮轮、地中海邮轮、丽星邮轮、诺唯真邮轮等国际邮轮公司均已在中国大陆开展了邮轮业务。从邮轮产业价值链来看,中国邮轮业已基本完成了以港口建设为特征的基础设施建造阶段,开始向以港口接待、票务代理和游客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邮轮旅游阶段跨越,其中邮轮游客接待量不断增长,2016年超过200万人,已经占国际邮轮市场10%左右的市场份额。随着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邮轮旅游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旅游业态。
从邮轮投放来看,2006年在中国运营的母港邮轮仅有歌诗达爱兰歌娜号(Costa Allegra)一艘。近年来,国际邮轮公司加快了在东北亚地区部署邮轮的步伐。特别是近三年来,在中国运营的母港邮轮就由2015年的12艘增长到2017年的22艘,增长率超过80%。在如此迅猛的运力增长下,培育邮轮文化、做大客源市场、增强邮轮产品认知度和邮轮品牌辨识度将是整个中国邮轮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共同问题。对新兴邮轮市场来说,只有深刻理解本土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形象感知以及满意情况,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国消费者的心里特征和购买行为,持续扩大国内邮轮旅游客源市场;而对邮轮公司来说,才能制定精确的品牌定位、产品配备和宣传推广策略,更好地吸引当地居民参与到邮轮旅游之中来,并有效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以及对邮轮产品的忠诚度和邮轮品牌的认同度。虽然进入中国市场后各大邮轮公司均试图通过独特的品牌定位向游客提供别样的出游体验,但对于我国居民来说,邮轮旅游仍然是新鲜事物,产品认知度很低,游客对邮轮形象感知、满意程度、情感表达以及在不同邮轮品牌上是否存在差异则不得而知。
从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目前并无成果对中国本土游客的邮轮产品认知、形象感知、情感表达以及在不同邮轮品牌上的差异性等内容进行系统研究,可能由于中国邮轮旅游业起步较晚,难以获得充足而有效的分析数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发展,游客可以便捷地通过在线点评的方式对出游体验进行评价并与企业以及其他游客进行互动。由此产生的大量网络文本内容向实业界和学术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大样本、“置身事外”的数据收集渠道[7]。而基于在线点评数据的文本分析和情感分析可以有效捕捉游客的认知、感知、满意和情感信息。为此,本文以携程旅行网(www.ctrip.com)为数据获取平台,以2016年在中国大陆邮轮港口进行母港运营的大型(7万吨级以上)豪华邮轮为研究对象,以游客的1691条网络评论和对应的满意度评价为数据样本,通过文本分析中的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方差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对我国游客的邮轮产品形象感知、情感表达、满意度评价以及在四大邮轮品牌(皇家加勒比邮轮、歌诗达邮轮、公主邮轮和天海邮轮)上的差异性进行了系统研究。
2 相关文献综述
从邮轮旅游研究文献看,现有成果主要集中在邮轮产业特征、邮轮旅游影响、邮轮港口评价、邮轮乘客心理与行为以及邮轮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其中在游客对邮轮产品认知、形象感知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在不同邮轮品牌上的差异性研究更少。
在邮轮产品认知方面,郑慧从文化认知、安全认知、费用认知、时间认知、服务认知、前景认知对国内邮轮旅游的产品认知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国内邮轮旅游产品存在结构性失衡和市场宣传不足两个问题。然而,该研究仅仅依靠简单的描述性统计来推断中国游客的邮轮认知情况,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挖掘更深入的结论。在邮轮形象感知方面,张璟、曹睿等(2010)从邮轮旅游态度、邮轮旅游认知等方面进行研究后发现,我国居民对邮轮的形象认知是豪华高贵、舒适休闲、温馨浪漫、奢侈昂贵和方便齐全。高洪云、张言庆等(2016)以青岛市居民为研究对象发现,居民对邮轮旅游的认知度较低,但表现出积极的消费意愿。黄嘉瑞、叶欣梁等(2014)则以上海游客为研究对象,并发现游客的邮轮产品认知还处在初级阶段,往往对价格比较敏感,主要通过网络了解邮轮产品,而且对国内邮轮航线有所需求。为此,邮轮公司要加强产品推广、设计多样化的航线以及突出产品特色提升竞争力。在品牌认知方面,孙瑞红、叶欣梁(2014)研究发现,国内游客最熟知的两大邮轮品牌是歌诗达邮轮和皇家加勒比邮轮,而游客对邮轮品牌的忠诚度并不高。虽然以上学者分别对我国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和品牌形象感知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样本较少而且具有较强的地域限制,普遍推广价值有限。此外,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也较为简单,难以深入挖掘游客的邮轮产品认知、品牌形象感知、情感表达以及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研究来看,笔者也并未发现以上问题的系统性研究,大多文献主要涉及了邮轮产品认知和品牌形象感知的个别侧面。比如,Ahmed和Johnson(2002)以马来西亚丽星邮轮和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为对象进行研究后发现,邮轮所属国对乘客的感知和态度影响更大,而品牌对顾客的购买意愿有更大的影响。Hyun和Kim(2015)的研究则表明,邮轮上的拥挤程度对顾客品牌价值的感知会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会阻碍邮轮乘客的品牌识别过程。
从研究方法来看,现有成果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近年来,基于网络的游客在线评论数据激增。游客感知可以通过博客、社交媒体、在线评论等用户生成的内容得以反映。研究表明,游客对于旅游目的地及旅游产品的感知很大程度上受到在线口碑的影响。Leung和Law等(2013)认为社交媒体可成为旅游和酒店管理的一个重要战略工具。同样,Litvin、Goldsmith和Pan(2008)认为,旅游企业可利用在线网站、博客、虚拟社区等平台进行营销。然而大量在线旅游信息会降低旅游决策的不确定性,进而影响游客的旅游决策和行为。而从大量文本数据中挖掘游客的潜在心理特征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近年来渐渐兴起的网络文本分析(Web Content Analysis)成为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旅游学、管理学、社会学、情报学等研究领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范式。比如在旅游研究领域,Papathanassis 和Knolle(2011)采用扎根理论探索游客感知及在线评论对旅游决策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负面评论比正面评论更易影响旅游决策。Ren和Ye(2015)采用NVivo分析法对如家酒店的网络评论进行分析,发现顾客最关心的是酒店客房、位置和服务质量。丛丽、吴必虎(2014)针对网络评论文本,使用ROST CM 6、NVivo 8软件对野生动物旅游体验进行了研究。冯捷蕴(2011)以旅游者博客为研究对象,对中西方游客对北京形象感知的异同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提升游客体验提出了建议。此外,张天问和吴明远(2014)基于扎根理论对搜狐旅游博客进行分析发现,游客的主要出游动机是寻求幸福感,而旅游服务的最大价值是使旅游者获得幸福感。许亚元和姚国荣(2016)对黄山风景区的游客点评进行文本分析,探讨了黄山旅游地形象,并提出景区管理与营销方面的建议。郭风华, 王琨等(2015)基于新浪旅游博客对成都农家乐“五朵金花”进行分析发现,总体形象是以主题花卉为媒介,以休闲体验式田园风光和农家意境为载体的度假型旅游集群。另外,在情报信息学领域,刘雯, 高峰等(2013)以雅安地震为例,对博文内容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不同情感舆情走势的时间序列模型并进行了预测。李艳红和梁毓琪等(2014)使用词频统计和情感分析法对国内外新闻报道和学术期刊文献进行研究,探讨了社会各界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关注力分布情况。傅慧芬, 赖元薇(2016)则对联想、华为、HTC 和三星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内容分析发现,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的内容营销信息可被分为产品、娱乐、社交互动、品牌互动以及自我实现五类。
在邮轮旅游文本分析方面,Zhang、Ye和Song等(2013)基于大量邮轮乘客的在线评论数据,采用逐步回归法探讨了邮轮属性对顾客满意与不满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大吨位邮轮上,服务、餐饮与价格是中性指标,客舱、公共空间、岸上观光和娱乐活动是完全满意指标,而SPA、健身与登船是完全不满意指标;对于小吨位邮轮而言,服务、公共房间和价格是中性指标,水疗中心、健身、船员是完全满意指标,而餐饮和登机是完全不满意指标。Sohns、Michael(2009)利用文本挖掘工具对邮轮评论进行分析发现,邮轮布局、旅游目的地、服务、休闲活动、餐饮等话题提到较多,邮轮公司可针对性地进行客户细分、市场营销及开发新产品与服务等。Brejla、Gilbert(2014)以Cruise Critic 网站上的34425条网络评论为基础,对游客评论及满意度打分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游客对于公共空间的满意度高于客舱的满意度,因为在邮轮公共空间可进行社交活动。Park和Ok等(2016)以Twitter为对象收集和分析了邮轮旅游的博文,将高频词分为与旅游相关、与目的地相关、与邮轮公司相关和与游客情感相关四类,并发现游客提到较多的内容与旅游目的地相关,邮轮公司应针对性地进行产品与服务的推广。
通过以上文献分析发现,采用网络文本分析进行一般旅游研究的文献较多,而邮轮旅游方面的研究成果很少,其中将网络文本分析用于邮轮形象感知和邮轮品牌认知的研究更少。特别在国内研究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简单的统计分析对邮轮产品本身和邮轮品牌认知进行单独分析,并无成果从文本分析的角度系统地对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品牌形象感知、情感表达以及游客满意度进行研究。为此,本文以携程旅游网站上不同邮轮品牌的网络评论、满意度打分为研究对象,采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邮轮游客的形象感知、满意情况以及对不同邮轮品牌的感知差异进行研究。
3 结果分析
3.3 情感分析与满意度分析
1、隐性感知识别:情感分析
游客对于邮轮旅游的情感认知是邮轮形象感知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积极情感高的游客认为旅游产品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情感分析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研究方法,高效、实时地反应了消费者的评价。本文使用ROST CM 6中的情感分析工具对邮轮评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游客对于邮轮旅游表现出积极情感,中性情感和消极情感很少。具体来看,游客对天海邮轮持积极情绪的比重最高,消极评论比重最少;而相比而言,歌诗达邮轮评论中积极评论占比最少,而消极评论占比最多,如图9所示。在产品和服务领域,形容词更容易表达情感。为此,根据词频分析结果,以形容词为整理对象,并剔除与感情色彩无关的词语,最终形成了不同邮轮品牌的情感词,如表4所示。
从情感词词频来看,排名靠前的情感词均为正向情感。积极的情感词包括“满意”、“热情”、“开心”、“丰富”、“休闲”、“舒适”等,消极的情感词则主要包括“紧凑”、“匆忙”、“紧张”、“遗憾”和“拥挤”等。比如,“满意”、“热情”等出现频次较高的情感词反映了邮轮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及游客对邮轮服务的满意;“开心”、“愉快”等则反映了游客体验邮轮旅游的良好心情;“休闲”、“舒适”等表现了游客对邮轮旅游的整体认知,认为邮轮是休闲与放松的出游方式。此外,不同品牌中出现的特定情感词则反映了游客出游中关键事件( Critical Event)对邮轮体验的情感影响。比如,天海邮轮情感词中出现了“感谢”,相关评论有“要感谢领队尹小姐,作为领队尽心尽责,非常细心周到”、“感谢携程接待80岁以上的老人,而有些旅行社拒绝80岁以上老人”等,表现出游客对于邮轮分销平台、旅行社、领队及导游的感谢之情。再比如,公主邮轮出现的“期待”表明游客对公司新船下水或未来邮轮之旅的憧憬与向往,更具体地,“好吃”则表明游客对船上餐饮的正面评价。
从消极情感词来看,相关评论中出现的“紧凑”、“匆忙”、“紧张”、“遗憾”等词主要反映了旅游者对岸上行程的不满意。大量游客认为邮轮岸上行程安排过于紧凑,景点参观往往走马观花,未能深刻体验当地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表达出一种遗憾的情感。此外,“紧张”有时也反映了初游(First Time)游客尝试邮轮旅游时的心理状态,比如会担心天气情况、担心是否晕船以及对邮轮旅游安全性的担忧等,相关评论主要涉及恶劣天气原因,如“遇到台风,船很晃,晚上睡不好”、“可惜天公不作美,因为台风取消了济州岛这天的登陆”、“唯一遗憾的是因台风取消了济州岛行程”等。
2、显性感知识别:满意度分析
情感分析表明,我国旅游者对邮轮旅游以及不同品牌总体表现出积极的情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游客满意度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无法反映不同维度下邮轮游客的满意情况。而只有了解具体属性的满意情况才能真正识别出邮轮产品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此,本文对游客在邮轮服务、邮轮餐饮、邮轮住宿、邮轮玩乐、岸上活动及领队服务等指标上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邮轮服务、邮轮餐饮、邮轮住宿等与邮轮船上核心属性相关的指标满意度最高,打分均值高于4.6,对邮轮玩乐、领队服务满意度也较高,而对岸上活动的满意度最低,打分均值仅有3.71。从不同邮轮品牌来看,总体满意度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除了游客在邮轮服务(Sig=0.302)和领队服务(Sig=0.145)两项指标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在其他属性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如表5所示。
具体来看,国内游客认为不同品牌在邮轮服务方面差异不明显,普遍认可邮轮旅游具有高服务水平的产品特性。此外,领队服务水平在不同品牌上不具有显著差异。这是因为目前我国邮轮市场的产品分销采用包船/切舱(Chapter)模式。邮轮领队由包船旅行社配备,并非邮轮公司员工,而且同一个旅行社可能分销不同的邮轮品牌,因此不存在品牌上的差异。在邮轮餐饮方面,不同品牌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天海邮轮和公主邮轮得分较高(均值分别为4.741和4.636),相关评论中主要以“好吃”作为情感词;而歌诗达邮轮的得分较低(均值4.495)。在邮轮住宿方面,皇家加勒比邮轮的满意度最高(均值4.829),而公主邮轮最低(均值4.633)。在邮轮玩乐方面,皇家加勒比邮轮满意度最高(均值4.665),主要是该公司以“海洋量子号”为代表的邮轮配备了诸如平台跳伞、甲板冲浪、机器人调酒师以及北极星高空观光等高科技玩乐设施;而公主邮轮的打分最低(均值4.492)。在岸上活动方面,所有品牌的总体满意度均很低,主要反映在词频分析中的“岸上”、“行程”等要素词以及情感分析中的“紧凑”、“匆忙”、“紧张”等情感词,说明游客的邮轮船上体验与岸上体验存在较大差距,关键问题是邮轮公司无法控制岸上活动的服务质量,因为岸上旅游主要由地接社和邮轮领队负责。相比而言,天海邮轮在岸上活动的得分最高(均值3.86),主要是由于天海邮轮可借助携程集团在线路规划和导游服务等方面的经验,能相对有效地实现对岸上服务的管理。
4 结论与讨论
4.1 主要结论与管理建议
本文基于携程旅行网的游客点评数据,采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情感分析和满意度分析等方法对我国邮轮游客的邮轮产品形象和邮轮品牌形象的感知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整体而言,游客评论中核心层词汇反映出的邮轮形象与国际上的邮轮旅游形象基本一致,即邮轮是配备餐饮、住宿、娱乐设施并提供岸上观光活动的“海上流动度假村”,说明国际邮轮业在从欧美地区向亚太区域“东移”的过程中,已经成功地在中国市场建立起了邮轮的产品形象。情感分析和满意度分析进一步发现,游客除了对岸上观光活动表现出负面情绪,对邮轮旅游总体表现出正面的情感意愿和较高的满意度,比如认为邮轮旅游是一种休闲、舒适、开心、愉快的旅游方式,邮轮船上设施丰富,邮轮服务热情,邮轮旅游令人满意。然而,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并未在点评词汇中发现品牌形象的差异,不同邮轮品牌的核心词汇均与邮轮整体的产品形象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说明国内游客还未接受邮轮公司的品牌定位,品牌认知度较较低。可能是因为,作为新兴的旅行方式,邮轮旅游在中国刚刚起步便蓬勃发展,虽然游客输送能力增长迅速,但邮轮文化培育和客源市场开发还无法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使得游客对于不同品牌的特色产品缺乏敏感性。而品牌辨识度缺失使得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过度关注价格因素,邮轮公司或包船商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造成国内邮轮业面临共同的“低价困境”。结合本研究主要结果,笔者提出如下管理建议。
(1)优化邮轮产品核心形象塑造,努力吸引年轻游客群体。研究发现,虽然国际邮轮公司成功地将邮轮旅游船上设施丰富、休闲舒适、服务热情、异国观光等核心产品形象传递给了国内游客。但词频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显示,“适合”和“老人”两个高频词之间具有明显的指向关系,说明国内游客存在将邮轮旅游定位为“老年人出游方式”的倾向。从国际实践来看,吸引年轻游客一直是邮轮界不断努力的方向。然而国际邮轮协会的数据表明,2002年至2013年之间,25岁到29岁之间的年轻邮轮游客比例仅占6%-8%,为了成功吸引年轻游客,邮轮业应充分借助电视广告、网站视频、社交网络等宣传推广手段,消除邮轮旅游“严格的就餐顺序和活动安排、有限的娱乐活动、仓促的岸上观光”等负面形象,强化邮轮旅游“社交活动丰富、运动设施齐全、娱乐演艺繁多”等产品特性,将邮轮旅游塑造成适合所有人的休闲度假产品形象。此外,年轻游客往往受限于收入和时间因素,而推出高性价比的短程航线可有效吸引新生代潜在顾客。
(2)提高品牌形象辨识度,提升游客全程满意水平。目前邮轮产业成为全球旅游与接待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业务。邮轮市场竞争激烈,邮轮公司努力通过自身品牌特色来提升竞争力。然而本文的重要发现是,我国游客对邮轮品牌的形象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即国际邮轮在中国市场的品牌辨识度很低。游客的核心点评内容主要针对邮轮产品本身,而对品牌定位及特色提及频次较少,具有明显的长尾效应。因此,邮轮公司要借助在欧美市场发展起来的历史传承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形象建设,让游客在邮轮上每时每刻感受到品牌的特色。另外,研究结果从侧面也反映出邮轮公司的品牌效宣力度不足,并未充分利用邮轮的特色设施和活动来进行品牌宣传。比如,虽然热门电影《七月与安生》在歌诗达赛琳娜号邮轮上取景,但公司并未充分利用事件营销来宣传自身品牌。
此外,研究结果发现了若干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品牌差异性。比如,与其他邮轮品牌相比,天海邮轮6项指标的满意度均较高,且情感分析结果显示游客的积极情感占比最高。天海邮轮应以超高满意度的本土邮轮公司为亮点吸引国内外游客,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增强品牌核心竞争力。研究发现,邮轮公司在邮轮服务与领队服务上无明显差异,而在邮轮餐饮、住宿、玩乐及岸上活动方面差异较大,因此,邮轮公司要有针对性地根据自身情况加大这些方面的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比如,对于皇家加勒比邮轮和歌诗达邮轮而言,游客对其餐饮满意度相对较低,表现为自助餐、中餐品种少、味道不佳。因此,要重视餐饮,特别是中餐质量的提升。此外,歌诗达邮轮需要注重儿童服务于设施的配备,并且确保邮轮娱乐场的正常开放。而公主邮轮要确保房间设施正常使用,对房间装潢进行升级改造以及增加娱乐项目和表演节目等。
(3)提高安检效率,实现便利通关。通过词频分析发现,游客对于邮轮旅游的整体认知有邮轮上人多,排队现象严重,主要反映在高频词 “排队”上,具体评论有 “上下船排队现象太严重,影响旅游兴致”、“邮轮人实在太多,拥挤,上船下船都要大排队”等。说明便利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排队等候时间,是所有乘坐邮轮游客的共同心声。因此,邮轮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报检替代原先的人工报检,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缩短游客等待时间。
(4)提升航线吸引度,延长岸上活动时间。无论从词频分析、情感分析还是满意度分析来看,岸上活动是我国邮轮旅游服务的洼地。比如,在6项指标中满意度最低,在高频词和语义网络中由“岸上”、“紧凑”、“匆忙”、“紧张”等词汇表征。因此,邮轮公司应通过与地接社或领队所属旅行社加强互动,介入岸上活动策划,并对岸上观光活动进行质量控制,比如在邮轮航线中配备高质量的景点景区以及活动项目,延长游客岸上活动时间,从而使游客获得深度体验机会。具体来看,可推出游客自由行计划,让游客自由安排参观行程,也可根据游客需求提供导游服务,借此推出观光、购物、餐饮、节事等不同主题的岸上活动等。
(5)购买邮轮保险,加强安全意识。邮轮旅游容易受天气的影响,恶劣天气会影响邮轮安全航行,严重时会造成邮轮在航行中偏离航线,形成紧迫局面。按照国际惯例,船长有权利根据实际情况变更或取消行程。在情感分析中“遗憾”、“紧张”等词反映出游客对于因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所造成行程取消的遗憾,也反映出旅游者对邮轮旅游安全性的担忧。目前已有保险公司针对行程变更或取消设立了保险方案。邮轮公司可说服游客购买相关保险,同时需加强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因为安全问题一旦出现将对邮轮旅游业产生致命打击。
(6)此外,本文研究发现,游客点评中“领队”、“导游”等词出现较高,部分游客评论反映领队没有责任心、服务不热情、导游讲解不到位、导游处理问题能力不强等问题,因此旅行社要加强对领队、导游相关技能的培训,安排有经验、能力强、热情的领队导游,从而提升游客的体验程度。另外,评论中“小孩”提到次数较多,相当数量的游客是家庭出游,通常关注儿童服务与设施的配备情况。因此,应把握我国亲子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在邮轮港口和邮轮船上增加儿童设施和服务。另外,结合国内旅游市场现状,在线旅游网站可增加“儿童体验”指标来反映游客对于儿童配套设施与服务的满意度。
4.2 研究不足与未来方向
本文立足于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迅速但国民对邮轮产品认知水平有限的矛盾,借助内容分析技术对我国邮轮游客的产品认知、品牌形象感知、隐性情感表达和显性满意度评价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弥补了国内邮轮旅游研究在此方面的缺失以及现有文献对以上要素单独分析、难以全面了解游客产品认知和品牌形象感知的缺陷;另一方面,与基于问卷调查的多变量分析法相比,该研究能有效挖掘游客完整的心理感知。然而由于数据样本为大量游客点评文本,在词库设定、情感词抽取、语义网络解析等分析过程中难免存在主观意识的影响。未来可继续与问卷调查相结合,取长补短,将本文研究结果与后续实证分析进行比较,通过进一步探讨游客产品认知、品牌感知、情感表达以及满意度与行为意向之间的因果关系,来验证和提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普适性。只有深刻理解本土邮轮游客的真实感知,才能有效培养中国邮轮文化,做大区域客源市场,优化市场竞争环境,最终实现邮轮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文章来源:《地理研究》2018年6月第37卷第6期
孙晓东
孙晓东,男,广西酒店行业专家库专家,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旅游学与会展管理系教授,曾在华东师范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曾赴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管理学院、美国雪城大学管理学院进行过访问学习与交流。主要研究领域为旅游与接待业管理、休闲与邮轮旅游。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课题、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科研项目。曾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原国家旅游局)旅游业青年专家培养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现代服务业联合会邮轮经济服务专业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和上海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邮轮专委会成员。曾出版学术专著《邮轮产业与邮轮经济》 (2014) 、《邮轮港口发展与航线布局一一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2019) ,参与撰写2014年-2018年和2020年《邮轮绿皮书: 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在《Journal of Revenue and Pricing Management》《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TourismManagement》、《Maritime Policy & Management》、《系统工程与电子技《工业工程与管理》、《工业工术》《中国管理科学》、《系统管理学报》、程》《运筹与管理》、《自然资源学报》、《地理科学》、《地理研究》、《旅游科学》《旅游学刊》等国内外期刊发表或录用论文多篇。
HOTEL THINK TANK
酒店智库
联系人:秘书处
版权所有:广西酒店管理学会、广西亚太酒店管理研究院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教育路6号 电话:0771-5503760/5503769 邮箱:362032276@qq.com
扫码关注公众号